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至真要大论篇

至真要大论篇

素问》篇名。至真要,即至为真切重要之义。本篇着重说明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,并在病机辨证、治疗立法等方面都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。内容把司天在泉六气分治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,以及六气胜复的道理及其影响所致的病变,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,指出疾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。文中还论述了药物的性能、六气淫胜的治疗原则,以及处方的配伍、剂量、服法、禁忌等各方面,为后世治疗学、处方学制定了一个规范。论中还把一般常见的症状,分别类型,归纳为病机十九条,说明各种证型和五脏六气的关系,示人谨守病机,并使临床辨证更有系统性和针对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杂症会心录

    书名。2卷。清·汪蕴谷撰于1754年。本书为作者数十年研究古典医籍心得及临床经验总结的汇辑。其中有三篇医学总论,五十余篇有关内科、妇科、杂症症治的论述,辨证析因细致,并列医方、医案。治法宗张介宾,以扶

  • 胃不和卧不安

    出《内经》。原为胃逆气喘不得安卧之意,后世释为内伤不得卧之症。多因胃强多食,脾弱不运,停滞胃家,成饮成痰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胃不和不得卧之症,胸前满闷,不思饮食,嗳气吞酸,恶心呕吐,或头眩眼黑,

  • 阳乘阴

    阴阳相乘脉象。浮滑洪数一类的阳脉,出现在属阴的尺部,称阳乘阴。《难经·二十难》:“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,为阳乘阴也。”

  • 子明

    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扁鹊的弟子,详见子阳条。

  • 女肠

    出《广雅》。为女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飞扬喉

    病名。见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飞扬喉,此症风热上壅,上腭红肿气不通,咽物不下,从小舌中飞扬满口,此系凶恶之症。急针患处出血。”治宜清热解毒、凉血。用黄连解毒汤、犀角地黄汤、仙方治命饮等加减。或以刀针于红

  • 恍惚

    证名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神思不定,慌乱无主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三:“恍者,疑而未定之象;惚者,似物所有之谓。”多因七情内伤,外邪内干,心气不足,心血虚亏所致。治宜养心安神。用朱砂安神丸、养

  • 气缓

    指气机失常而表现为弛纵散涣的病理状态。为《内经》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喜则气和志达,荣卫通利,故气缓矣。”《类经》注:“气脉和调,故志畅达;荣卫通利,故气徐缓。然喜甚则气过于缓而渐

  • 养血柔肝

    即柔肝。详该条。

  • 穿埂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手心毒见于掌边者。见手心毒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