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,详牵牛子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风痫、惊痫、食痫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治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手少阴之正。即手少阴心经别行之正经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手少阴之正,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,属于心,上走喉咙,出于面,合目内眦。”从手少阴心经分出,在腋窝下两筋间处进入胸腔,属于心,向上到
【介绍】:见张汝霖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五。即烧伤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铺地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肩三针条。
病证名。又称痰泄、痰积泄泻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痰泻,或泻或不泻,或多或少,此因痰留肺中,以致大肠不固。”症见时泻时止,时轻时重,或下白胶如蛋白,头晕恶心,胸闷食减,腹中鸣响,脉多弦滑。治宜化痰祛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