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卷灸
即艾条灸,见该条。
即艾条灸,见该条。
①又名。指两肩及肩之偏后部分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肩膊虚者,取之上。”②肩胛骨的别称。又名肩髆。
五行学说术语。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。如脾土为母,肺金为子,肺气虚弱,可发展为脾失健运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蚌泪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南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神曲丸第一方,见神曲丸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地柏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梅氏验方新编》卷三集:“脚底板红肿热痛,名为脚隐。大蒜头量用多少和盐捣烂敷,过一夜,次日即愈。”
即金蟾散第一方,见金蟾散条。
《外科理例·补遗》方。白矾二两,乳香、没药各三钱五分,牛黄三钱,白砒一两五分。先将砒末入泥罐内,次用矾末盖之,以炭火煅令烟尽,取出研细末,后加余药末,糯米糊和为梃子,状如线香,阴干,每次一锭放疮内,疮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,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