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太阴络脉,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倒吊蜡烛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冬月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冬月咳嗽,冬月风寒外感,形气俱病俱实者,宜华盖散、加减麻黄汤,所谓从表而入,自表而出。若形气病气虚者,宜补其元气,而佐以解表之药。若专于解表,则肺气益虚,
指肝脏所藏的血。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。但从临床上看,提到肝血虚的一些病证,常和血虚、失血的情况相联系,而不一定有阴虚阳亢的表现。
即乳儿法,详该条。
脉的阴阳兼象之一。如脉浮而兼涩。《难经·四难》:“一阳一阴者,谓脉来浮而涩也。”
瘟疫的一种。一名蝦蟆瘟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瘟疫源流》:“捻头瘟,喉痹失音,项大腹胀,如蝦蟆状,故亦名蝦蟆瘟。宜荆防败毒散。”参见瘟疫、蝦蟆瘟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蜗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一名《本草经解》。4卷。原题清·叶桂撰。据曹禾《医学读书志》卷下陈念祖条谓本书为“姚球撰”,后为书商易以叶桂之名。1724年(雍正2年)刊行。本书选录《神农本草经》的药物117种,其他古书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急性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