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冲头痛,目似脱,项如拔,脊痛腰似折,髀不可以曲,腘如结,踹如裂,是为踝厥。是主筋所生病者,痔,疟,狂,癫疾,头囟
出《外丹本草》。为天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熊胆、牛胆、石决明、车前子、泽泻、细辛、茺蔚子、龙胆草、干地黄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四十丸,食后温酒送下。功能清热解毒。治肝胆火热,火邪为病,两目肿痛。②《证治准绳·
脉象之一。《脉诀指掌病式图说》:“革者,沉伏实大,如按鼓皮。”后世一般认为脉浮而搏指,中空外坚,如按鼓皮者为牢脉。主亡血失精。
病证名。指脾胃虚弱而挟有积滞。由脾胃素虚,加之乳食不节而形成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其候浑身微热,不思饮食,昏昧神缓,抱着一似睡未觉,肚热足冷者,多因吐泻大病及攻击之后而得此候。”治宜补益消积。用参苓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《循经考穴编》作商盖。即督俞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汪祝尧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三方。寒水石、石膏各八两,青黛四两。为细末,蒸饼七个,水调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食后开水化服,或细嚼生姜汤送下。治五脏积热,毒气上攻,咽喉肿痛,赤眼壅肿,头面发热,唇口干燥,两颊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淫羊藿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