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虚疟

虚疟

疟疾之一。《金匮翼》:“虚疟者,或体虚而病疟,或因疟而致虚。六脉微弱,神气倦怠,是以补养正气为主。经云,症脉缓大虚,便用药,不宜用针。盖病疟而脉虚,气先馁矣。故不宜用针而宜用药。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者,勿刺以针,而调以甘药也。”治用人参养胃汤、新宝人参乌梅散等。《证治汇补》卷三:“虚疟……又有入房感寒成疟者,昼则寒甚,夜则发热,服药不得汗者,用苍芎桃柳汤浸足至膝,内服补剂,其汗必行。又有虚极之人,疟发之时寒不成寒,热不成热,气急神扬,精神恍惚,六脉豁大,此元气衰脱,将有大汗昏晕之虞,宜防之。”参见疟疾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君平

    【介绍】:见朱有治条。

  • 七情之一。忧虑过度可引起内脏病变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忧伤肺。”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(精气)并于肝则忧。”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愁忧恐惧则伤心。”

  • 肾伤

    指肾脏伤损的疾患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有所用力举重,若入房过度,汗出浴水则伤肾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强力举重,久坐湿地伤肾。肾伤,少精,腰背痛,厥逆下冷。”《医学从众录·虚痨》:“肾

  • 郭玉

    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针灸学家。广汉(今四川广汉)人。曾任汉和帝时太医丞,用针灸术治病,疗效较高。反对封建贵族迷信巫祝、追求长生不老的腐朽生活,对汉和帝说过,封建贵族的疾病不易治愈的原因,是由于他们不听医

  • 赤菜

    出《闽书》。为鹿角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酒毒喉风

    病名。见《喉科秘旨》卷上。喉风之因于酒毒者,故名。症见喉关内肿痛色红、或黄、饮食难咽,面部红赤,或目睛上视,发热恶寒,头痛项强。治宜清热除湿,解酒毒。用葛根、栀子、花粉、茵陈、车前草、丹皮、枳椇子、薄

  • 肺失肃降

    同肺失清肃。详该条。

  • 盘肛痈

    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肛门四周红肿作痛……每易成漏,有数处溃开者盘肛痈。”治疗参见肛漏条。

  • 目赤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等篇。又名赤眼。通常指白睛红赤之候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目赤有三:一曰风助火郁于上;二曰火盛;三曰燥伤肝。”一般因于风火邪毒入侵者,多见目赤肿痛;肝热上攻者,多见白睛红赤,

  • 肺满

    证候名。指肺脏为邪气壅滞而满实。症见喘息而两胁胀满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肝满、肾满、肺满皆实,即为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