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棘针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枸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后周时期医官职称。
见上脘条。
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婴孩气血未充,筋骨未坚,脾胃脆弱,若患痈疽,宜用内托、内疏和缓之药,不可用峻猛之剂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天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亦称湿郁热伏。因湿邪阻遏而致热不能宣散透发的现象。表现为身热不扬、午后热高、汗出而热不退、神疲、头重、胸闷腹胀、厌食、小便黄赤,舌苔白腻或黄腻,脉濡数等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四叶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意,意念;是五脏精气所化生的情志活动之一,为脾所藏。思虑过度可伤脾,影响脾的健运而出现食欲不振、胸腹痞满等病症。参见五脏所藏条。
症名。指毛发干焦的症象。出《灵枢·寒热病》。多由血气耗伤,津液不能滋养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