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分心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易知》。即瞳人干缺。详该条。
即尾骶骨。详该条。
痘疮灌浆一般自第七天开始。先起胀者,先灌浆,由红转白,白变成浆,渐渐肥满而光泽;至第九日浆苍,其色苍如黄腊,而显结痂之形,神识清楚,食纳渐增者为顺证,宜加强护理,以防逆转。参见贯脓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嘉言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血灌瞳人,详该条。
又称脉极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详脉极条。
道家称眼为银海。苏轼《雪后书北台壁》诗:“冻合玉楼寒起粟,光摇银海眩生花。”故后世眼科专籍有用“银海”命名者,如《银海精微》、《银海指南》等。详眼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背部,第五胸椎棘突高点处。主治卒病恶风,失欠,肉痹等。艾炷灸3~5壮。
出《灵枢·海论》。见血海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