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繁缕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编。本书分总论、各论两篇,分别介绍妇科学的基本知识、简史,以及调经、带下、孕育、胎前、临产、产后、乳病及杂病等内容,论析辨证和治疗较为简要。1959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。
即支节烦疼。见《伤寒来苏集·柴胡汤证》。详支节烦疼条。
蛔虫。古文献中的蛕、蚘,均为蛔的异体字。参见蛔虫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》。位于肩胛部,腋后纹头直上,与第四胸椎棘突相平处。主治肩背疼痛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指五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五个(背)俞穴。《灵枢·背腧》:“愿闻五脏之腧。”所指即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脾俞和肾俞五穴。因这些穴位与五脏之气相通,故名。临床上具有诊察和治疗本脏病证的作用。
出《抱朴子》。即海马,详该条。
见《科学的民间药草》。为五加皮之正品,详该条。
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眼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