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卷二。指阴茎常举不痿之证。详强中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。属低级官员,官阶从七品。
即胆气不足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邪既不在表,也不在里,而是在表里之间的病证。①指少阳病小柴胡汤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五六日,中风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嘿嘿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……小柴胡汤主之。”《伤寒论条辨
治则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高,指上部。如咽喉、胸膈、胃脘等部位;越,升散、涌吐。指病所在上的病证可用升散或涌吐方法治疗,如实热风痰,壅遏上焦,用瓜蒂散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莕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针刺时持针操作的手。一般多用右手。
见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条。
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肱骨、尺骨、桡骨、股骨、胫骨、腓骨骨折的合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