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垒元戎》方。当归、川芎、白芍药、熟地黄各五钱,龙胆草、防己各二钱,羌活、防风各三钱。水煎服。治妇人目赤暴发作云翳,疼痛不可忍。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和法之一。用消除秽浊药,攻逐伏于膜原间的病邪。温疫或疟疾初起,邪伏膜原,憎寒壮热,或一日一次,或一日三次,发无定时,胸闷呕恶,头痛烦躁,舌苔白或垢腻,脉弦数。用达原饮。透邪破结,溃散伏于膜原之疫邪。
病证名。指白睛生漏的证候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漏生在气轮,金坚而位旁,为害稍迟,故曰偏漏。其流如稠浊白水,重则流脓,久而失治,水泄膏枯,目亦损矣。”
见《四诊抉微》卷三。即十三指形。详该条。
①指足太阳膀胱经之脉。《素问·刺腰痛论》:“解脉令人腰痛,痛而引肩,目然,时遗溲。”王冰注:“解脉,散行脉也,言不合而别行也,此足太阳之经。”以其脉如绳之解股,故名。②指络脉。张志聪注:“解脉者,散行
书名。11卷。清·唐大烈辑。刊于1792~1801年间。是我国早期具有医学刊物性质的著作。每年1卷。共发表了江浙地区四十多位医家的文章100篇左右。内容不分门类,不限卷数,不拘体裁。有医学理论,专题讨
观察小儿面部色泽变化以诊断疾病的方法。青色主风、主惊、主寒、主痛;赤色主热;黄色主湿、主饮食伤;白色主虚;黑色主寒、主痛、主中邪毒等。察色应四诊合参,才能作出正确判断。
即门牙。详该条。
即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。其循行方向均由手部经上肢伸侧走向头部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手之三阳,从手走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