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资生通脉散

资生通脉散

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炒白术玄参白芍药各9克,山药30克,鸡内金桃仁甘草各6克,龙眼肉18克,山茱萸枸杞子各12克,红花4.5克。水煎服。治血枯经闭,饮食减少,灼热咳嗽。若灼热不退,加生地黄18~30克;咳嗽,加川贝母9克、罂粟壳6克;泄泻,去玄参,加熟地黄30克、茯苓6克;大便干燥,加当归阿胶各数克;小便不利,加车前子9克、地肤子6克;肝气郁,加麦芽9克,川芎莪术各3克;汗多,增山茱萸为18克,再加生龙骨、生牡蛎各18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女人血气逆流

    病证名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经血不通,气血逆行,而上攻于目,故目每害之,满眼红筋,或如血翳包睛之状,甚者血灌瞳人。”即室女逆经,详该条。

  • 水毒病

    古病名。详见水毒条。

  • 大头痛

    病名。见《此事难知》卷四。即大头瘟。《医碥》卷三:“大头痛,头肿如斗,俗云大头瘟。天行疫气所发。”详见大头瘟条。

  • 蛇虱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即白疕。详该条。

  • 慢心锐毒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呕乳

    病证名。亦称溢乳。小婴儿呕乳,无其他症状,往往是由于小儿贲门松弛,乳母哺乳方法不当,以致有时在哺乳后有少量乳汁倒流出口腔而出现呕乳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初生小儿,胃小而脆,容乳不多,为乳母者,量饥而与之,

  • 水穴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扶突,见该条。

  • 小抱龙丸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十方。天竺黄一两,雄黄(水飞)二分,朱砂、麝香各半两,胆南星四两。为细末,煮甘草水,或用腊雪水煮甘草和丸,皂子大,每服一丸,温水化下。治伤风瘟疫,身热昏睡,气粗喘满,痰实壅嗽,及

  • 干呕

    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。指呕而有声无物吐出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呕哕病诸候》:“干呕者,胃气逆故也。但呕而欲吐,吐而无所出。”有胃虚气逆者,宜橘皮竹茹汤、吴茱萸汤。有胃中寒者,宜半夏干姜

  • 胎渴

    病名。见金梦石《产家要诀》。指妇女在炎夏怀孕,口渴欲饮之证。宜四物汤加黄芩、木通、陈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