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文江人。撰有《医方大成》等书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形长而白色,有寒热,证治同疔疮。
①又称常脉。即正常的脉象。亦即脉来有胃气、有神、有根。②即辨别脉象。
又名《黄帝内经素问》,为《内经》组成部分之一。原书九卷,共81篇(魏晋以后只存8卷)。唐·王冰补注释此书时,改为24卷,并补入七篇“大论”,但仍缺刺法论、本病论二篇,经北宋林亿等校注后,成为今存的《素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六十八卷。即蛇腹疔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针刺手法名。出明·徐凤《金针赋》。其法进针得气后,向上下左右四方斜刺,每方均按浅、中、深三层行三进一退的“钻剔”动作。有通行经脉的作用。适用于治疗经脉壅滞之症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命门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佚名《抄本眼科》。即风火眼,详该条。
指气机失常而主要表现为收敛闭郁,不能正常宣发舒布的病理状态。为《内经》九种气机逆乱病证之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则腠理闭,气不行,故气收矣。”多因感受外寒或里寒过盛所致,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气源流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