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模樝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因久居阴湿之地,或经期涉水感寒,寒湿之邪伤及冲任胞宫,血被寒滞,经血下行受阻所致。症见经血色黯有块,血行涩滞不畅,下腹部冷痛或绞痛,得热痛减。治宜温经祛湿,活血止痛。方用当归四逆汤、少腹逐瘀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玉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景魁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水沟,见该条。
见静光禅师考定《女科秘要》卷三。即经行先期,详该条。
即腹满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一:“腹满者,俗谓之肚胀是也。”详腹满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《守论纂要》10卷,佚。
见《普济方》卷七十八。即照水丹。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。出《刺疔捷法》。位于额曲(头维)直上1.5寸处。主治头面疔》疮、偏头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3~5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