趾
足趾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热病……于其俞及下诸趾间,索气于胃胳,得气也。”
足趾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热病……于其俞及下诸趾间,索气于胃胳,得气也。”
病名。见《中国外科学大纲》卷下。即鹤膝风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黑睛部位病痛。详目痛条。
见胡洽百病方条。
病名。由脾经毒邪凝滞所致。痘疮攒簇于口唇上下,有黄熟如蜡,有顶尖如锥,有黑硬燥裂,血水进出者。治宜泻火解毒,用泻黄散或凉膈散加减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过多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,出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。位于手小指背侧,近侧指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,屈指取之。一说在手小指背侧,远侧指节骨与中指节骨关节之中点处(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)。主治目疾,耳聋,喉痛,指痛等。艾炷
病名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二。亦名妊娠胸胁胀满、妊娠胸胁支满、胎气上逆、胎上逼心。指孕后胎气上逼,出现胸膈胀满。多因平素肾阴不足,肝失所养,孕后阴亏于下,气浮于上,冲逆心胸,以致胸膈胀满,甚者胁痛。
病证名。即与痘相夹而出的红斑。因痘疮毒火郁遏,伤及阴血,血与热相搏,迫血游溢于皮肤之间,故痘与斑相夹而出。症见皮肤上起红癍,片片如云头突起的片状。治宜疏风攻毒。用荆防败毒散,或黄连解毒汤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秋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浙江钱塘人。编有《疟苑》一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