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香草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蜘蛛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蜘蛛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指舌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舌者,心之官也。”谓心的生理、病理情况可以从舌的变化反映出来。②指心的功能。《孟子》:“心之官则思。”
书名。1卷。清·唐容川撰于1884年。唐氏以三言韵语夹注文的形式论述痢疾,包括病理、辨证及治法、方剂等,内容简明,切于实用。又一种版本附张骥补撰的《痢症三字诀歌括》,以七言歌诀介绍治痢常用方剂17首,
《丹溪心法》卷二方。①贝母、知母各半两,巴豆(去油膜)半钱。为细末,姜泥为丸,朱砂为衣(一云青黛为衣),每服五丸,食后白汤送下。治食积火郁嗽。②又名与点丸。炒黄芩。为细末,煮糊或蒸饼为丸,梧桐子大,每
熄风法之一种,与镇肝熄风同义。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。病人头部掣痛、头晕目眩、口眼歪斜、肢体发麻或震颤、舌头发硬、舌体偏斜抖动、语言不清,甚至突然昏倒、手足拘急或抽搐,苔薄质红,脉弦。可用
病名。见《喉科指掌》卷四。系指患喉风其咽喉两边肿疼而溃烂者。多由风火内炽,上灼咽喉所致。治宜疏风清热,泻火消肿。方可选用清咽利膈汤去大黄、去明粉、黄连,加蝉蜕、僵蚕等煎服。并以银花、薄荷、连翘、甘草煎
见《四川中草药通讯》(1):30,1972。为碎米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别名脺俞,胰俞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消渴,咽喉干,灸胃管下输三穴各百壮,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寸灸之。”位于第八、九胸椎棘突之间旁开1.5寸处(《针灸学》上海)。布有第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
三商之一,见该条。
病名。小儿丹毒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:“丹发膝上,从两股起及脐间,走入阴头,谓之尿灶火丹也。”治宜用桑根白皮煎汤外洗,或烧李根为灰调敷。类似于尿布皮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