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郁冒

郁冒

证名。①指昏冒神志不清的病证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郁冒不知人者,寒热气乱于上也。”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下利,脉沉而迟,其人面少赤,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,必郁冒汗出而解,病人必微厥,所以然者,其面戴阳,下虚故也。”《医学入门》卷四:“郁冒不仁不省。郁乃气不舒,冒乃神不清,俗谓之昏迷也。经曰:诸虚乘寒则为厥。郁冒不仁,言寒气乘虚中人,如物蒙罩其首,恍惚不省人事,比之眩昏更重。太阳少阳病头痛眩冒,时加结胸痞硬者,人参三白汤加川芎天麻、吐下虚烦气冲眩冒身摇者,茯苓桂术甘草汤少阴症,脉沉迟,面微赤,身微热,下利清谷者,必郁冒汗出,理中四逆汤甘草干姜汤选用,血虚者,人参养荣汤加天麻,如下利止头眩,时时自冒者,难治;太阳病下之不愈,因复发汗,表里俱虚,其人必冒汗自出,则表和而愈。又痰饮郁冒厥逆者,三生饮;感湿头重眩晕者,芎术除眩汤。又有头重二证,太阳不能举者,宜发散;易病不能举者,宣补真元。妇人新产血虚挟寒必冒,见产后。”②指血厥。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七:“郁冒,亦名血厥。”详该条。参见厥证郁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乳食积滞

    病证名。指婴幼儿伤乳、伤食而致的胃肠病。多因脾胃虚寒,乳食不化,久而成积所致。单纯饮乳积滞者,参见乳积条。乳食俱伤积滞者,称宿食不消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:“小儿宿食不消者,脾胃冷故也,小儿乳哺饮食

  •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

    书名。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等编。本书根据全国25个大中城市中具有代表性或通用的中成药配本整理汇编而成。共收集成药配方二千余种。首为总论,略述中药炮制;次为各论,分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、杂症六门,每门又

  • 石针

    即砭石。《礼记内则》:“古者以石为针,所以为刺病。”

  • 恐中

    类中风病因之一。恐则气下,因恐惧过度,使阴精损伤,阳气不行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
  • 天荠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飞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腹痈

    病名。出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三。即腹皮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鹅掌风

    病名。生于手掌的一种皮肤病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初起红斑白点,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……。”多因感受风毒,凝结皮肤,气血失养所致;或由接触传染而得。初起手掌及手指皮下生小水疱、瘙痒,继而疱破,迭起白皮,

  • 连珠发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发背的一种。因症见多处肿焮,甚而彼此相连,形如贯珠故名。由荣血火毒蕴结所致。《校正外科大成》卷二背部:“连珠发,连肿三五块,形若贯珠。内则百节皆痛;小腹胀,小便闭,阴囊肿

  • 姚懋良

    【介绍】:见姚能条。

  • 岩角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岩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