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野苦荬

野苦荬
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苣荬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伏针伏灸

    针灸术语。指在盛夏的三伏天进行针灸治疗。民间习以此时治疗哮喘、老年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。

  • 呕乳

    病证名。亦称溢乳。小婴儿呕乳,无其他症状,往往是由于小儿贲门松弛,乳母哺乳方法不当,以致有时在哺乳后有少量乳汁倒流出口腔而出现呕乳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初生小儿,胃小而脆,容乳不多,为乳母者,量饥而与之,

  • 伏暑伤寒

    病名。一名伏暑兼寒、伏暑晚发。《通俗伤寒论·伏暑伤寒》:“夏伤于暑,被湿所遏而蕴伏,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后,为外寒搏动而触发。邪伏膜原而在气分者,病浅而轻;邪舍于营而在血分者,病深而重。”详伏暑条。

  • 养神汤

    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方。木香、橘皮、柴胡各一分,酒黄芩二分,人参、黄柏、白术、川芎各三分,升麻四分,苍术、麦芽、当归身、黄连各五分,甘草、半夏各七分,黄芪一钱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煎去滓,不拘时服。治

  • 伏气温病

    病名。指感受外邪后,蕴伏于里,或因平素内热,复为新邪诱发的一类温病。大多初起即以里热为主,与新感温病初起有表证者不同。伏气源出于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一语。《温热经纬》卷二有《

  • 胫疽

    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四:“胫疽,发于胫名曰兔啮。”即附骨疽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叶半枝莲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蓝地柏

    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翠云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荷鼻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荷叶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手太阳经病

    即小肠经病。十二经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嗌痛颔肿,不可以顾,肩似拔,臑似折。是主液所生病者,耳聋,目黄,颊肿,颈、颔、肩、臑、肘、臂外后廉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