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金匮要略方论本义

金匮要略方论本义

书名。22卷。清·魏荔彤释义。成书于1720年。魏氏注解《金匮要略》,在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,颇多个人发挥。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治法,分析较详。但在释义中,间或杂有附会、不经之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济众方

    《景岳全书》卷五十四引《简易方》方。白石英、朱砂各等分。为细末,每服五分,金银花煎汤送下。功能清膈上风热痰饮。治心气不宁,怔忡惊悸。

  • 杨仁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杨士瀛条。

  • 破布艾

    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小飞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史源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外科医生。幼时学举业,后学医,善于应用灸法治疗痈疽,撰《治背疽方》一卷,已佚。

  • 机关

    ①经穴别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卒中风口噤不得开,灸颊车二穴。穴在耳下八分,小近前。”又《千金翼方》:“凡卒中风口噤不开,灸机关二穴,在耳下八分近前。”两者内容相同。《针灸资生经》等据此将机关作颊车别

  • 下三里

    经穴别名。《针灸集成》。即足三里,见该条。

  • 溢阳

    阳气亢疡之极而泛溢的脉象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人迎四盛,且大且数,名曰溢阳,溢阳为外格。”参见外格条。

  • 咸哮咳

    病名。指食咸味过度引起哮嗽者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咸哮咳,因食咸物所伤,以致哮嗽不止。用白面二钱,砂糖二钱,通搜和,用糖饼灰汁捻作饼子,放在炉内蝶热,划出加轻粉四分,另炒略熟,将饼切作四亚,掺轻粉在内

  • 白浊

    病证名。①指以小便浑浊色白为主要症状的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小便白浊候》:“胞冷肾损,故小便白而浊也。”亦称便浊、溺浊、尿浊。详便浊条。②指溺孔常流白色浊物而小便自清的疾患。《证治准绳·赤白浊》:“

  • 尾桩骨折

    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尾骨伤。见尾闾骨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