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推陈》。为番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。即腋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油柑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专门掌管检查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的官吏,官阶从五品。
①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地瓜藤之别名。②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菍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,东郡(今山东充州)人。精心研究《难经》,认为前代注家有失《难经》本意,于是重加注解,并自号刘难经。
病证名。曾鼎《妇科指归》:“经来小腹有块,痛不可忍,不思饮食,面色青黄。宜服元胡散(延胡索、制香附、百草霜,重者再加血余炭,共为细末,用益母膏和匀,砂糖为丸)。”参见血瘀痛经条。
病名。系指齿缝间流脓,愈而复发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四:“肿脓汁出,愈而更发,谓之齿漏疳。”属牙漏。详牙漏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冬虫夏草之简称,详该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见《幼科推拿秘诀》。详双龙摆尾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