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针灸学简编

针灸学简编

针灸著作。中医研究院编。共六篇:针灸的发展及特点、经络穴位针法灸法、临床治疗。书中根据中医理论体系,在继承和发扬针灸学遗产的基础上加以系统的整理。可供西医学习针灸及中医进修参考。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初版。1976年二版时又补充了若干新内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甲子

   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互配合,天干在上,地支在下,天干反复排六次,地支反复排五次,其顺序则为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以至壬戌、癸亥,凡六十对,便呌甲子,用以纪日或纪年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天有十日,日六

  •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

    书名。简称《金匮述义》,《聿修堂医学丛书》之一。3卷。日本·丹波元坚撰于1842年。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《金匮玉函要略辑义》在采辑各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,有一定的局限性,遂选录《金匮要略》

  • 五善

    判断疮疡预后的方法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动息自宁,饮食知味,一善也;便利调匀,二善也;脓溃肿消,脓色鲜而不臭,三善也;神采精明,语声清朗,四善也;体气和平,五善也。”疮疡患者见者为顺证,易治易愈。

  • 毒涎

    六涎之一。见于疫病之后,由肝心脾肺受其疫毒之气,以致毒涎相积而成。症见便秘尿涩,面色黯赤,浑身发热,昏昏如醉,狂言妄语,不知人事。宜用疏泄之药,取其毒气,荡下其涎。

  • 脊阳关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腰阳关。见该条。

  • 肩骱迭下

    病名。见《接骨全书》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胛骨出条。

  • 胠胁肋痛

    证名。胠指腋下,胠胁肋为腋下及胁肋部气郁、血瘀、痰饮、食积及外感之邪侵袭,均可发生胠胁肋部疼痛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肝病源流》:“胜胁肋痛,固由于肝邪之实,而所谓肝邪者,不越气、血、痰、食、风寒五端。”详

  • 痤疿

    病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汗出见湿,乃生痤疿。”由肺热脾湿所致,或夏月风热邪毒搏于肌肤而生。其症大者名痤,小者名疿,痤即热疖,大如酸枣,小如黄豆,皮色赤红,内有脓血。疿即痱疮,皮损为小泡,渐变脓疱

  • 肠痈腹痛

    病名。指肠生痈肿所致腹痛者。《症因脉治·腹痛论》:“肠痈腹痛之症,缩脚皱眉,小便为淋,痛有肿处,手不可按,夜来每发寒热,或绕脐生疮,或腹皮紧急,肌肤甲错,或时时出汗,此肠痈腹痛之症也。”多因膏粱厚味,

  • 戴原礼

    【介绍】:见戴思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