锨板子骨
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医方》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清·钱一桂撰于1818年。本书纂述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及历代诸家医书,以“改古今之同异,辨议论之经验,分诊治之优劣”(见凡例)。卷1脉法、治则及杂论;卷2内科、妇科主要疾病诊治,重点阐
【介绍】:宋代医僧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是医僧元觉之弟子,精医术。
推拿穴位。又名阴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无名指处。性微凉,能退热。治胸膈胀满,头昏痰盛。
见仙传外科集验方条。
见《厘正按摩要术》。即胞络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少阳经之阳络。名枢持,详该条。
针刺手法名。出明·徐风《针灸大全》。其法将予定针刺深度分为浅(天部)、中(人部)、深(地部)三层,操作时,由深至浅,每层紧提慢按六次,如此反复几遍(称几度),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凉感时出针,不揉
即八段锦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