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耳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14卷(附《脉诀阐微》1卷)。清·陈士铎述(托名岐伯、张仲景所传)。成书约为1687年。内容包括内、外、儿、妇等各科疾病证治。分伤寒、中寒、中风等126门,700余证。每证详列病状、病因、
见景岳新方砭条。
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四。多因邪热灼肾而致。症见少腹急痛,尿时排出白色粘液。宜内服大建中汤。
病名。《治疗大全》:“生于鼻观下迎香穴,系手阳明风热。初生小泡,麻痒微痛,一、二日后结核,板硬肿连腮唇,恶寒发热,最易走黄。”治同疔疮。
出《古今药物别名考》。为砂仁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大一枝箭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