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附骨痈

附骨痈
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二:“附骨痈,亦由体盛热而当风取凉,风冷入于肌肉,与热气相搏,伏结近骨成痈。其状无头,但肿痛而阔,其皮薄泽,谓之附骨痈也。”由邪气深入,结于骨而发。初起病势急骤,全身不适、倦怠,继而寒战、高热、汗出而热不减,食少、苔黄腻、质红,脉滑数,甚则恶心呕吐,患处疼痛如锥,色红、肿胀、焮热、拒按,活动受限等。类似急性化脓性骨髓炎。治法:初期脓未成者,以消为主,宜清热解毒、活血通络,方选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,或五味消毒饮等,局部外贴金黄散,或双柏散;若脓已成而未溃,应以托为主,宜托里透脓,方选托里消毒饮加减,局部切开排脓,或采用其他方法施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温经汤

    ①《医学入门》卷七方。当归、芍药、川芎、官桂、牡丹皮、莪术各五分,人参、甘草、牛膝各一钱,水煎服。治血海虚寒,或为风邪所袭,月水不利。②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一引《简易方》方。当归、炮附子各等分,为粗末

  • 押手法

    指针刺时,如何使用押手协助刺手进针的方法。临床常用的有指切押手法,撮捏押手法,舒张押手法,骈指押手法等数种。详各该条。

  • 瑇瑁

    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即玳瑁,详该条。

  • 仁斋直指方

    见仁斋直指条。

  • 老虎刺叶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枸骨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倒睫拳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倒睫、拳毛倒睫、倒睫拳挛、拳毛倒插、拳毛倒睫。本证常并发于椒疮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倒睫拳毛之证,由皮松弦紧,故拳毛倒入。内刺睛珠,碜涩难开,眼胞赤烂,痒而

  • 叶大椿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子容。梁溪(属江苏无锡)人。精于痘科,撰《痘学真传》八卷(1732年)。

  • 保产无忧方

    见《验方新编》卷九。即保产无忧散。见该条。

  • 秦纠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秦艽,详该条。

  • 江笔花

    【介绍】:见江涵暾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