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氏笔谈
见医学粹精条。
见医学粹精条。
治疗中风的七个穴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凡人……或饮食不节,酒色过度,忽中此风,言语蹇涩,半身不遂,于七处一齐下火,灸三壮。如风在左灸右,在右灸左。一百会、二耳前发际(后世作曲鬓穴)、三肩井穴、四风市穴
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蚌泪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婴儿生后不哭。出《大生要旨》。详闷气生条。
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大眥赤者,心之实也。”若见大眥红赤涩痛,流泪恶热,治宜清心泻火。参见赤脉传睛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志聪条。
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。指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,故切脉位置也相应在寸口的背面。有同时见于两手,或独见一手的。《三指禅》:“间有脉不行于寸口,由肺列缺穴,斜刺臂侧,入大肠阳溪穴,而上食指者,名曰反关。”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二。即关节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肉苁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