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阴阳二十五人”之一类型,出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篇。其外貌特征为“苍色,小头,长面,大肩背,直身,小手足。”性格特征为“有才,好劳心,少力,多忧劳于事。”体质和发病特点为“能(耐)春夏不能(耐)秋冬
指耳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耳者肾之官也。”马莳注:“肾在内而耳为之窍,所以听五声也,故为肾之官。”参见肾主耳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藜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感受寒湿所致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寒湿腹胀之症,身重不温,手足厥冷,腹胀无汗,此寒湿腹胀之症也。”可因气候失常,天冷阴雨,或坐卧卑湿,寒湿袭于腠理,壅闭脉络所致。治宜祛寒化湿为主。身重、
病名。①鼻息肉别名。详见该条。②鼻腔内恶性肿瘤。
气功学著作。南宋曾糙所编,全书四十二卷,一百零八篇。举凡气功古籍《参同契》、《入药镜》、《坐忘论》、《悟真篇》、《金壁龙虎经》等,均辑为专篇,予以论述。功法如胎息、呼吸、调气、存想等,也有记载。气功人
【生卒】:十世纪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初为道士,通晓医药,为人治病多有显效,曾与刘翰共同治愈宋太宗病。973年(开宝六年)奉命与尚药奉御刘翰、翰林医官翟煦、陈昭遇等九人同校本草,新增药品百余种,马志均一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亦称脊背强。指脊椎骨部筋脉、肌肉强急,身不能前俯的症象。多由督脉受病,或风寒外袭,湿凝瘀滞所致。《类证治裁·肩背手臂痛》:“脊强,腰似折,项似拔,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,羌活胜湿汤
病名。即枕骨部损伤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多由跌打坠撞所致。轻者头昏目眩,耳鸣、项强、咽梗,饮食难进,烦躁,肢软;如骨伤过重,筋翻气促,痰声如锯,垂头目闭,昏迷不省人事,易于危及生命。治疗参见脑骨伤
水肿的外治法。用巴豆、水银粉、硫黄,共研匀成饼,先用新棉一片,包药布脐上,外用纱布缚约一时许,自然泻下恶水,待下三、五次,去药。食粥调补止泻。适用于湿盛,水肿腰以下为重,男儿阴囊皆肿,兼有腹痛者(《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