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颧赤

颧赤

证名。指两颧骨部呈现鲜红之色。出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。《景岳全书·面病》:“两颧鲜赤,如脂如缕而余地不赤者,此阴虚也。”多因肝肾阴亏,虚阳上孚所致。治宜滋阴降火为主。方用八仙长寿丸、九补阴丸等。亦有心火上炎所致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面部病源流》:“亦有由于心病者,《灵枢》曰:心病者颧赤。察其色赤,且诊其脉,病果属心,则急降心火,宜黄连安神丸清之。”常见于痨瘵虚劳等病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心气实

    即心气实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心气虚则悲,实则笑不休。”参见心气盛条。

  • 鸡脚骨

    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白马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绛雪园古方选注

    医方著作。又名《十三科古方选注》。清·王子接撰于1732年。3卷。书中选录古代医家方剂。分为条目(系将《伤寒论》中主要方剂予以分类)和伤寒科、内科、内科丸方、女科、女科丸方、外科、幼科、痘疹科、眼科、

  • 阳脉

    ①阳经之脉。包括手足三阳经、督、冲、阳维、阳蹻等经脉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所谓盛经者,阳脉也。”②指脉象之大、浮、数、动、滑等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凡脉大、浮、数、动、滑,此名阳也。”

  • 出《灵枢·经别》等篇。又名嗌、咽嗌、喉嗌。古名嚥。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。《重楼玉钥》:“咽者,嚥也。主通利水谷,为胃之系,乃胃气之通道也。”古代医籍常咽、喉并称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咽喉者,水谷之

  • 朱云高

    【介绍】:见朱颜条。

  • 唐宗泰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唐玉书条。

  • 飞金走气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出《幼科推拿秘书》。详飞经走气条。

  • 二叶葎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护睛水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:“白睛最坚属肺金,内藏护睛水,如鸡子清之稠浓。”似指今称玻璃体。参见神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