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足指,名曰脱痈。其状赤黑,死不治,不赤黑不死,不衰,急斩之,不则死矣。”即脱疽。见该条。
指中药材加入酒中浸泡,作酒饮用的一种剂型。详酒剂条。
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即疠风伴发抽搐者。又称打窝风。
见针灸传真条。
《古今医鉴》卷四方。白术(土炒)二两,陈皮(去白)、枳实(麸炒)、黄柏(盐炒)各一两,黄连(姜炒)、黄芩(酒炒)、茯苓、炒神曲,山楂肉、香附(醋炒)各五钱,贝母(去心)八钱,炒麦芽、炙甘草各三钱,砂仁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谷精草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目眶岁久赤烂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少泽穴,见该条。
选穴法之一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指六腑病变当取位于足三阳经的有关下合穴进行治疗。参见合治内腑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