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香砂四君子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匮要略心典

    书名。简称《金匮心典》,3卷。清·尤怡纂注。书成于1729年。尤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,颇有心得,纂注时力求得其典要,故书名“心典”。作者删去原书的最后三篇,阐述仲景原文的精义。文笔简炼,条理通达。对原文

  • 鼻干

    证名。见《素问·热论》。为多种疾病常见症状之一。由风热所致者,症见头痛发热,鼻内干燥,脉浮。治宜辛凉解表,用麻杏石甘汤加减。由肺燥所致者,症见鼻燥、鼻咽干、无涕,唇口干渴;或伴有干咳、咯血,舌红,苔干

  • 发癥

    病证名。七癥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(发瘤候)有人因食饮内误有头发,随食而入成癥,胸喉间如有虫上下来去者是也。”本病与发瘕相似。参见发瘕、癥、七癥条。

  • 洞痢

    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七十九。指小儿泄痢昼夜不止者。多由寒湿之邪,内迫肠道所致。

  • 朱佐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字君辅。生平不详。1265~1274年(咸淳年间)收集常用验方,编成《类编朱氏集验医方》15卷。

  • 茵芋丸

    ①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方。茵芋叶、铅丹、秦艽、钩藤皮、石膏、杜蘅、防葵各一两,菖蒲、黄芩各一两半,松萝半两,蜣螂十枚,甘草三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小豆大,三岁以下小儿每服五丸,三岁以上每服七丸,五岁以

  • 养正汤

    《时疫白喉捷要》方。又名善后养正汤。炒山药、制何首乌、熟地黄各四钱,玉竹五钱,生地黄、麦门冬、女贞子、茯苓各三钱,酒白芍药、天花粉各二钱。水煎服。治白喉病愈之后,元气虚甚者。

  • 砭石

    指一种楔形石块,是我国最古的医疗工具。亦称针石,镵石,石针,砭针。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,用以砭刺患部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:“四曰制砭石小大。”王冰注:“古者以砭石为针,故不举九

  • 辣虎

    见清·龙柏《药性考》。为辣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夏枯球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即夏枯草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