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:“疮形状如赤豆,或生腋下,如鸭子大者……但见其赤,即谓之赤根疔疮。”
消法和补法同时并用的方法。一般用于虚实并见的证候。如心下痞满、饮食不振、神气怠倦、大便不畅,用枳实消痞丸。
六腑病候之一。膀胱主贮存津液,化气行水,与肾相为表里。其病有虚寒与实热之分。多因湿热蕴结或肾阳不足,气虚客寒,气化失司所致。临床表现以小便失常为主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膀胱病,小便闭。”《诸病源候
出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即钩虫病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。为干苔之别名,详干苔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王不留行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下。即阴茎癌。详肾癌条。
《辨证录》卷十方。生甘草、大黄、金银花各一两。水煎服。治钩吻中毒。
即肝气盛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