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鬾病

猜你喜欢

  • 毓麟芝室痘疹玉髓图像注解

    见痘疹全书条。

  • 痧痢

    古病名。指肠胃虚弱,或有积滞,复染秽浊之气所致的痢疾。《痢证汇参》卷四:“痧痢之证,先泻后痢者居多,盖因肠胃空虚,秽气易触,则成痧痢。或天气炎热,或时行疫痢,感触肠胃,因积而发,亦致痧痢。夫痢不兼痧,

  • 痴的异体字。参见痴呆条。

  • 孩儿参

    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太子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单片锯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半边旗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病阻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三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
  • 梅师集验方

    见梅师方条。

  • 腰以上肿

    水肿证型之一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诸有水者,腰以下肿,当利小便;腰以上肿,当发汗乃愈。”腰以上肿,由于病邪在表在上,一般用发汗的方法,使潴留于上部的水以汗液的形式排出。《金匮要略》用越婢汤

  • 白干苔满黑刺舌

    指舌苔白而干,满布黑芒刺的舌象。应辨寒热真假。《辨舌指南》:“白苔黑刺满舌者,如刮之黑刺即净,光润不干,渴不多饮,在杂病为真寒假热。若刺刮之不净,干燥粗涩,乃表经皆热极,传入阳明里证。”当结合因证予以

  • 增补痘疹金镜录

    见痘疹金镜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