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黄汗身肿

黄汗身肿

病名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黄汗身肿之症,身热胸满四肢黄肿而渴,状如风水,汗出沾衣,色如柏汁,久不愈,必致痈脓。又有不恶风,小便利,若上焦寒,口多涎,身冷肿痛,状如周痹胸中窒,不能食。又有两胫不冷,反发热,名历节。食已汗出,常见盗汗,汗出不凉,反发热,久久必甲错,生恶疮,身瞤瞤,胸中痛,剧者不能食,身疼重,烦躁小便不利,皆黄汗肿症也。黄汗身肿之因,以汗出入水,水邪内侵,或汗出当风。汗与水皆寒湿之气,内结郁久,则成热成黄,而黄汗肿之症作矣。”多见沉脉。治用黄芪芍药桂酒汤、桂枝加黄芪汤等方。参见身肿水肿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胡豆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睡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瘨(diān 颠)

    证名。指发狂或晕倒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热中、消中,不可服高粱、芳草、石药,石药发瘨,芳草发狂。”详癫条。

  • 走马疳

    走马牙疳的简称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十一:“走马牙疳,言其患迅速,不可迟治也。乃痧痘余毒所中,又有杂病热甚而成者。初起牙龈作烂,随即黑腐作臭,甚者牙龈脱落,龈傍黑朽;不数日间,以致穿腮破唇。”详见走马牙疳条

  • 风冷泪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四。为风冲泣下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天平一枝香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蔡道明

    【介绍】:见蔡谟条。

  • 古今名医方类编

    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。

  • 血虚热

    病证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痨瘵源流》:“有血虚热,必兼燥渴,睡卧不安,宜圣愈汤、人中白丸两方参酌用。”参发热、血虚发热条。

  • 岁露论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杨上善:“露有其二,一曰春露,主生万物者也;二曰秋露,主衰万物者也。今岁有贼风暴雨,以衰万物,比秋风露,故曰岁露焉。”本篇主要论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。文中首先介绍疟疾的病机和症状。同

  • 太医院经历

    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,官阶从七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