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舒卡·年姆尼多吉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备览》,生于左额之疽为风疽、右额之疽为气疽,故名。证治见额疽条。
气功术语。见秦仲三《气功疗法和保健》。呼气时,使两臂以十分之三的力量向外撑张。吸气时,使两臂以十分之七的力量向内环抱。
针灸仪器名。指在电针疗法、针刺麻醉中使用的一种电能输出器。种类很多,目前临床使用的多为晶体管电针机,性能比较稳定。操作时,在进针得气后,将电针机的两极分别连接在已刺入穴位的两根针柄上,选择需要波形,开
即疏肝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白喉中医疗法》。亦称寒热喉结。多由咽喉肿痛,腐溃迅速,气促痰鸣,势如走马,一家有病沿门传染。参见疫喉、白喉等条。
病名。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四:“松皮癣,状如苍松之皮,红白斑点相连,时时作痒。”治宜内服疏风清热饮,外用消风玉容散。类似寻常型银屑病。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:“连滞经久,差而复发,故名久痔。”多因脏腑久积热毒,流注于大肠而致。证见肛边肿痒,或生疮瘘,脓血间下,经久不愈或愈而复发。
古刺法名。五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半刺者,浅内而疾发针,无针伤肉,如拔毛状,以取皮气,此肺之应也。”是指浅刺及皮,并迅速出针的针刺方法。以其所刺极浅,如常法之半,故名半刺。因肺合皮毛,故本法应肺而
练功方法之一。出《易筋经》。两足分开,两膝屈曲如骑马状,足尖稍向内收,膝向外开;两手从胸上提,自耳旁翻掌向下,分别悬空放于两大腿上方。《易筋经》:“目注牙龇,舌抵上腭,睛瞪口裂,两腿分跪,两手用力抓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