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莳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万表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指耳根生疮痈而疼痛。参见耳根痈条。
病名。即椒疮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家。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。著有《论述医典释解》。
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由于血虚而致经行或先或后,或先后无定期,血色淡红,量涩少等。因肝脾血虚者,兼见抑郁不乐,胸乳胀闷不舒,食少腹胀,便溏等,治宜补血为主,方用四物汤,寒加肉桂,热加黄芩;肝
证名。指气喘时声音粗大。可见于热病患者。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:“故犯贼风虚邪者,阳受之,……入六腑则身热,不时卧,上为喘呼。”亦可见于肿胀病者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篇》:“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,上为喘呼,不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六:“内痔每便即有血……出血过多,身体无复血色。”即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的痔。其症为患部有紫红色块状物突出,伴肛门部不适感,常有便血。根据痔核大小,脱出程度,能否还纳及还纳难易分为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