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三丫苦叶

三丫苦叶

药材名称三丫苦叶

拼音Sān Yā Kǔ Yè

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

来源芸香科植物三丫苦。随时可采。

原形态三丫苦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又名:三叉虎、斑鸠花、三枝枪三叉苦、三丫虎、三拜苦、小黄散、消黄散。
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2~6米。树皮灰白色,不剥落;嫩芽具短毛,余秃净。叶对生;指状复叶,叶柄长4.5~8厘米;小叶3片,矩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5~15厘米,宽2~5.5厘米,纸质,先端长尖,基部渐狭而成一短柄,全缘。花单性,圆锥花序,腋生,有近对生而扩展的分枝,被短柔毛;小苞片三角形;花萼4,矩圆形,长不及1毫米,具短毛;花瓣4,黄色,卵圆形,长不及1.5毫米;雄花的雄蕊4枚,长过花瓣1倍;雌花的子房上位,4室,被毛,花柱有短毛,柱头4浅裂。果由4个分离的心皮所成,直径4~6毫米,间有发育不健全的1~3个心皮。种子黑色,圆形,径约3毫米,光泽。花期5~6月间。果期11~12月。

本植物的根或根皮(三叉虎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
生境分部生山谷,溪边,林下。分布我国南部各地。

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。

性味苦,寒。
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味苦,性寒。"
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苦微辛,凉,无毒。"

③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有小毒。"

功能主治清热,解毒,祛风,除湿。治咽喉肿痛,疟疾,黄疸型肝炎,风湿骨痛,湿疹,皮炎,疮疡。
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清热毒。治跌打发热作痛。"
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清热解毒,舒筋活络,祛风湿,止痒。治跌打损伤,疮疡,疟疾。"

③《广西中药志》:"治风湿骨痛,感触痧气。"

④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清热解毒,燥湿止痒。防治流感,流脑,乙型脑炎;治疗扁桃体炎,咽喉炎,黄疸型肝炎,虫蛇咬伤,疖肿,湿疹,皮炎,痔疮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6~1两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
复方①治脑炎初期:三叉苦叶二两,水煎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
②治外感痧气:三丫苦叶二至三两,煲水分数次服。(《广西中药志》)

③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:鲜三丫苦叶一两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④治虫蛇咬伤,疖肿,跌打,扭伤:三丫苦鲜叶捣烂外敷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⑤治耳内生疖:主丫苦鲜叶捣烂取汁,滴耳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
⑥治创伤,止血埋口:三丫苦叶适量,捣烂外敷。(《广西中药志》)

⑦解钩吻中毒:三丫苦叶,干者用二两,生者酌加,煎水服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
⑧治鼠咬伤发作,引起淋巴腺肿:三丫虎叶二钱,黄糖酌量,共捣烂冲滚水服,连服数次。外用黑叶荔枝肉敷患处,连敷数次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
⑨治湿疹、皮炎、痔疮:三丫苦叶煎水外洗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鳢鱼胆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鳢鱼胆药材名称鳢鱼胆拼音Lǐ Yú Dǎn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胆,腊月采取,阴干。性味苦甘,寒,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甘。"②《纲目》:&

  • 龙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虱药材名称龙虱拼音Lónɡ Shī别名水鳖虫(《江苏中药名实考》),射尿龟、尿缸贼(《陆川本草》),水龟子(《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龙虱科昆虫东方潜龙虱的全虫。

  • 水蓼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蓼药材名称水蓼拼音Shuǐ Liǎo别名蔷、虞蓼(《尔雅》),泽蓼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辣蓼草(《本草求原》),柳蓼、川蓼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水红花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药蓼子草

  • 刻裂紫堇

    药材名称刻裂紫堇拼音Kè Liè Zǐ Jǐn别名黄花地锦苗、断肠草、裂苞紫堇来源罂粟科刻裂紫堇Corydalis incisa (Thunb.)Pers.,以根、叶、花入药。生境

  • 散血飞

    药材名称散血飞拼音Sàn Xuè Fēi别名青椒皮[陕西]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l. var. spinif

  • 熊油

    药材名称熊油拼音Xiónɡ Yóu别名熊脂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(G. Cuvier);马熊Ursus pruinosus Blyth;棕

  • 薜瓣

    药材名称薜瓣拼音Bì Bàn来源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褐脉楼梯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tostema brunnelnerve W.T.Wang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

  • 野兔脑

    药材名称野兔脑拼音Yě Tù Nǎo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;东北兔L. mandschuricus Radde;孙河兔(草兔)L. capensis L.;雪

  • 榆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榆蘑药材名称榆蘑拼音Yú Mó别名大榆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榆蘑Pleurotus ulmarius (Bull. ex Fr.)Quel,以子实体入

  • 李树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李树胶药材名称李树胶拼音Lǐ Shù Jiāo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树脂。在李树生长繁茂的季节,收采树干上分泌的胶质,晒干,除去杂质。性味《纲目》:"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