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多因嗜食炙煿,或饮酒过多,热毒蕴结大肠,迫血妄行所致。症见大便下血,颜色鲜红,腹痛口渴,肛门灼热,舌红干燥,脉弦数等。治宜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选用黄连丸、凉血地黄汤、
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彦章。原籍永嘉(今浙江温州),后迁余姚。幼好方术,后专攻医书,曾得到韩明善所藏方论,并从陈白云学医,与名医朱震亨、葛可久等讨论医学,后又从太医院使张延玉学按摩术
病名。①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多因风热毒邪搏于气血,复为风寒乘袭所致。症为核生肉中,形同梅、李,或如豆粒,推之可移,患处疼痛,恶寒发热。宜内服五香连翘汤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下册:“似即鼠疫之恶核。”即
推拿穴位名。位于右眼胞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穴象手法》:“三阴:右眼胞。”《幼科推拿秘书·赋歌论诀秘旨》:“又若三阴三阳虚肿,心有痰也。”
病名。指咳嗽由湿邪伤脾引起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湿嗽,湿伤脾也。其脉濡细,必兼骨节烦疼,四肢沉重,或有汗,小便不利,痰多,宜白术汤、白术丸。”参见伤湿咳嗽、感湿嗽、湿咳条。
见证治百问条。
即经水断绝。详该条。
舌苔色黄而暗晦,主阳热亢盛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医经小学》:“五虎四穴次指背,二节尖上七壮宜。”所述位置不详。《奇效良方》定在手指食指及无名指第二节骨尖。即在食指、无名指背侧,当第二、三节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,握拳取穴。而《类经图翼》则
【介绍】:见胡宪丰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