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丹增彭措

丹增彭措

【介绍】:

清代藏医药学家。全名帝玛尔·丹增彭措。“帝玛尔”为寺院名(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印经院附近)。丹增彭措曾在该寺获“格西”学位(相当今日之博士学位)。出身于世医家庭,父亲多吉扎喜亦是著名藏医学家,从小受家庭影响,幼时就学于八郅经院。一生著书立说,著有《晶珠本草》、《药方集要》、《丸药配方》、《针灸学》、《医药异名释要》等40余部。尤其是《晶珠本草》,载药2294种,可谓集藏药学之大成,被认为最重要的古典藏药学著作。其药物分类法,对今之药物分类及药物学研究仍有参考价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感胁痛

    病证名。指感受外邪而见胁痛者。《景岳全书·胁痛》:“凡寒邪在少阳经,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,然必有寒热表证者,方是外感。”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外感胁痛寒热者,小柴胡加枳、梗。”参见感冒胁痛、运气胁痛条。

  • 红柴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苏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通谿。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小会为溪。”

  • 五行学说

    指五行在医学应用,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。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:肝木,心火,脾土,肺金,肾水。基本内容:①在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,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,说明人体的整体性,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

  • 跌蹶

    出《金匮要略浅注》卷八。即趺蹶。详该条。

  • 环跳骨脱出

    病名。即髋关节脱臼。清·赵廷海《救伤秘旨》:“夫两腿环跳骨脱出……足短者易治,足长者难治。”指出了后脱臼和前脱臼的畸形特点。证治参见胯骨出条。

  • 眼力

    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目力。指眼视物的功能,同今之视力。

  • 苦爹菜

    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鹅脚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腹结痛

    证名,见《华氏中藏经·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治》。结,指邪气结聚,亦有作急结解。小腹结痛,可见于下焦多种疾患,如瘀结膀胱,寒凝下焦,滞积肠腑及邪气入肾与血室等。

  • 膏肓病

    病证名。①指危重病证。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。”膏肓部位有指为膈中者。《外台秘要·五膈》:“膈中之患,名曰膏肓。”②指劳嗽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