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其位在大夫之下,官阶从七品,系以原军器库副使改任本官职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方。白芍药二钱,黄芩、黄连、木香、枳壳各一钱半,陈皮一钱,炙甘草三分。水煎服。治热痢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狗屎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大惊卒恐,则精神内损,肾气受伤,气陷于下。肾主藏精,肾气损则精气法,可致惶恐不安,骨痠痿弱,滑精或小便失禁等。《灵枢·安神》:“恐惧而不解则伤精,精伤则骨痠痿厥,精时自下。”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黄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《医醇賸义》卷三方。当归、白术、半夏各一钱五分,茯苓、海浮石、杏仁各三钱,薏苡仁八钱,橘红一钱,莱菔子二钱,栝蒌仁四钱。水煎,加姜汁二小匙,冲服。治脾咳,胸懑痰稠,食少体倦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脱囊,详该条。
见针灸传真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枇杷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