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成口腔的骨骼。如口盖骨、上牙床骨、下牙床骨等。详各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儿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饥饱伤脾,痰食积滞不化引起的咳嗽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五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不内外因咳嗽》:“病者中满腹胀,抢心痛,不欲食,此因饥饱伤脾。”治宜保和丸等方。参见咳嗽、脾咳条。
即四方之政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备化之纪,气协天休,德流四政。”喻其德性流布于四方。指土运主岁平气之年的正常情况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蝼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臭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王之翰《妇科胎产百病》。即经来呕吐。详该条。
见补阳还五汤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郑虔条。
书名。20卷。清·熊立品编次。所谓“传症”,指传染性病症。此书系《治疫全书》、《痢疟纂要》和《痘麻绀珠》三种著作的合刊本。刊于乾隆年间。《治疫全书》6卷,系熊氏取《温疫论》详予考订,兼采喻嘉言有关春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