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亦作眼痒。由风、火、湿、热、血虚等,以及邪退正复,气血得行,均可引起。眼内痒涩不适,重者痒若虫行,奇痒难忍。可见于今之沙眼、睑缘炎、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病。内治:因风者,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竹叶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指饮食不当,积滞不化所致的腹痛。小儿脏腑娇嫩,脾胃功能不强。若乳食不节,饱食过度,摄入不易消化的食物,以致损伤脾胃,乳食壅滞,酿成湿热,热结肠胃而脏气不通,故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中封。见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即软水黄连,详该条。
病名。痛同消。即三消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三。详三消条。
出《补缺肘后方》。为蓼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红药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八十二。指以肿满、小便少为主症的一种脚气。属于湿脚气的范围。参见湿脚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