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蒲公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哺乳停滞,消化不良。《医宗金鑑·幼科心法要诀》:“乳滞之儿,其候睡卧不宁,不时啼叫,口中气热,颅吐乳片,肚胀腹热,大便酸臭。”治当调和脾胃,兼以消导,用消乳丸。
骨名。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又名膂骨。即第一胸椎棘突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莱菔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草木灰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胎萎不长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孙一奎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入门·痰类》。又名火喘、火炎上喘。详各该条。
即直接灸。详该条。
《卫生宝鉴》卷十六方。罂粟壳(蜜浸炒)六两,乳香、肉豆蔻、砂仁各一两半,当归、白芍药、木香、丁香、诃子皮、藿香、黄连、青皮(去白)、陈皮、炙甘草、厚朴(姜制)各一两,炮姜、枳实(麸炒)各半两。为细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