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病过程中由于热邪过盛,火热燔灼肝经,引起肝风内动,而内动的肝风又进一步助长火势,使火热更为炽盛,从而出现高热神昏、惊厥抽搐等病象。
出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即理法。见该条。
舌之两侧部。属肝胆。见舌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。即摊缓。详该条。
即葱豉汤第二方,见葱豉汤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琥珀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又称注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诸注候》。即疰病。详疰条。
即胆经病,十二经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口苦,善太息,心胁痛,不能转侧,甚则面微有尘,体无膏泽,足外反热,是为阳厥。是主骨所生病者,头痛、颌痛,目锐眥痛,缺盆中肿痛,腋下肿,马刀侠瘿,汗出,
经外奇穴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张文仲传神仙灸法,疗腰重痛,不可转侧,起坐难,及冷痹,脚筋挛急不可屈伸,灸曲踿两文头,左右脚四处各三壮。”《针灸集成》列作奇穴,名膝旁。位于腘窝横纹之两端,每肢二穴,左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