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室女逆经。详该条。
又称四大绝证,指外科四种恶证:肾岩翻花(类于阴茎癌)、失荣(主要指发病于颈部或耳前后的恶性肿瘤)、舌疳(类于舌癌)、乳岩(类于乳腺癌)。详见各条。
【介绍】:三国时蜀国医家。据史料记载,著有《意医纪历》1卷,现已不传。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四。多由脏腑壅滞,久积风热,脾肺不利,心胸痰饮,邪毒之气,冲注上焦,薰蒸牙齿所致。证见齿龈肿痛、溃破腐烂,甚而牙齿松动、脱落,或脓血俱出,虫蚀齿根,口内常臭。面色青黄,唇颊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阳明经之阳络。名害蜚,详该条。
出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胡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秦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肺形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。指头脑不爽利及视物模糊的感觉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此由风湿热痰涎郁于精明之府,故头目不为清爽。宜川芎丸、防风散、川芎散、沃雪汤、清神养荣汤。”肝阳上亢、气郁等均可引起
水泻之古称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又称注泄、注下。以其泄下如水注,故名。详水泻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