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肉豆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牛奶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珍珠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,代号LR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输(土)、原穴。位于足背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布有腓深神经的分支,并有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跖骨背动脉通过。主治头痛,眩晕,失眠,癫痫,目赤肿痛,
汤剂不规定时间冷服的称饮子。如《宣明论方》的地黄饮子。
湿痰证之一。《症因脉治·外感痰症》:“湿痰之症,身发寒热,面目浮肿,恶寒头痛,身痛不能转侧,呕吐恶心,烦满不渴,此外感湿痰之症也。”多因坐卧卑湿之地,或感受雨湿,与体内水液交凝而致。治宜散风除湿为主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托疽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曲骨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即赤丹。见该条。
又称发汗法。①治疗八法之一。是通过开泄腠理、调和营卫、发汗祛邪,以解除表邪的治法。故又称解表法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其在皮者,汗而发之。”这是汗法的应用原则和立论根据。汗法有退热、透疹、消水肿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