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羊踯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指妊娠后出现各种疾病的总称。如恶阻、胞阻、子肿、子气、子满、皱脚、脆脚、子嗽、子烦、子悬、子痫、子淋、转胞、胎漏、胎动不安、小产、堕胎、惯堕胎、子瘖、孕悲、子死腹中、胎不
经穴名。代号LU6.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太阴肺经。手太阴之郄穴。位于前臂掌侧,太渊穴与尺泽穴的连线上,当太渊穴上7寸处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,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,桡动、静脉。主治咳嗽,气喘,咯血,咽痛
证名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跖跛,寒风湿之病也。”指足引跛痛。《内经吴注》卷八:“足前点步谓之跖,一足偏引谓之跛。”多由风寒湿三气侵袭所致。可见于风湿痹证、脚气等病。
五脏病邪之一。《灵枢·五邪》:“邪在肺,则病皮肤痛,寒热,上气喘,汗出,咳动肩背。”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涩甚者,肺邪干心也。”
出《灵枢·经别》等篇。又名嗌、咽嗌、喉嗌。古名嚥。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。《重楼玉钥》:“咽者,嚥也。主通利水谷,为胃之系,乃胃气之通道也。”古代医籍常咽、喉并称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咽喉者,水谷之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。即沉翳。详沉翳、沉翳内障条。
书名。陈景岐编,刊于1934年。本书摘录《内经》和历代各家学说,分门别类汇辑而成。计有《诊脉入门》、《辨舌入门》、《药性入门》、《汤头入门》、《内经入门》、《金匮入门》、《伤寒入门》、《温病入门》、《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别号志阳子。新都(属四川)人。业妇产科数十年,参考前代胎产诸法,结合自身经验,撰《胎产大法》2卷,经程尚琦校阅。
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少廉,又字绍溪。广东南海人。出身世医,自幼从父学医,奋力研读自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以下多种医书及有关文献,包括当时传入之西医书,并曾到西医院观看人体解剖。积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