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夹脊穴

夹脊穴

经外奇穴名。①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从项始数脊椎侠脊,疾按之应手如痛,刺之旁,三痏立已。”杨上善注:“脊有二十一椎,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,痛处即是足太阳络,其输两旁,各刺三痏也。”《华佗别传》:“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,……后灸愈。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,端直匀调如引绳也。”即指脊椎旁0.5寸处为穴位。近代诸书多同此说。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.5寸,左右共34穴。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。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.5~1寸为穴者,计48穴(见《针灸学》上海中医学院)。②《类经图翼》:“夹脊穴:《肘后》云,此华佗法。《千金翼》云:治霍乱转筋,令病者合面而卧,伸两手着身,以绳横牵两肘尖,当脊间绳下两旁,相去各一寸半所。”主治见右表:

夹脊穴主治表

猜你喜欢

  • 丑未主土

    运气术语。以十二支分主六气,则丑未主湿土之气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丑未之上,太阴主之。”所指即为太阴湿土。

  • 吴六吉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谦条。

  • 踝(huái 怀)

    踝关节内、外侧的圆形骨隆起部位。

  • 叶子容

    【介绍】:见叶大椿条。

  • 虚黄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明医指掌》卷四。指因七情不舒,劳倦太过,气血两虚所致的发黄。《证治汇补·黄病章》:“虚黄,口淡,怔忡,耳鸣,脚软,怠惰无力,寒热微作,小便浊涩,皮肤虽黄而爪甲如常。”治宜益气健脾,养血固本

  • 产后泄泻

    病证名。又名产泄。《丹溪心法》:“产后泄泻,此余血渗入大肠为泄,洞泄不禁,下青白黑色,用荆芥大者四、五穗,于盏内烧灰,不得犯油火,入麝香研汤调下。此药虽微,能治大病,方名的奇散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:

  • 阳虚小便不利

    小便不利症之一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因肝肾阳虚,施泄无权,关门不利所致。主要症状为小便滴沥不畅,或全然不通,憎寒喜暖,手足逆冷,小腹冷,脉沉迟。治宜温阳为主。方如金匮肾气丸、八味丸、理中汤之类。参小便

  • 任应秋

    【生卒】:1914~1984【介绍】:字鸿滨。四川江津人,对古典文学有较深造诣,后从师学医,曾于上海国医学校就读,侍诊陆渊雷等名家。五十年代后相继任重庆中医学校教务主任、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、国务院

  • 小救驾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渗湿于热下

    出《温热论》。治疗温病表证挟湿的方法。温病初起挟有表湿,于辛凉解表剂中加用芦根、滑石一类渗淡利湿药,使湿从下去,温热即易于清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