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疮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得集

    医论医案著作。3卷。清·心禅僧撰。刊于1890年。卷一有医论十七条,历数庸医误人之过,立论明确,文笔犀利;并论治病当先熟习未病时之正常生理状态,强调病各不同,治法方药亦应随之而变;后二卷大多为内科杂病

  • 脉诀汇编

    见脉诀汇编说统条。

  • 紫酢浆草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摩诃衍

    【介绍】:见马哈也那条。

  • 熊仲光

    【介绍】:见熊景先条。

  • 过肩疽

    病名。①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无头疽生于肩之后廉(肩峰后侧),属小肠经。证治见肩疽条。②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筋疽之又名。

  • 五臭之一,臊为木臭,入通于肝,故为肝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,……其类木,……其臭臊。”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、白带、汗液等出现腥臭,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。

  • 邪风证

    证名。指因风邪而致头痛与眼部证候并见的病患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人素有头风,因而目病,或素目病,因而头风……,头痛则目病,目病则头痛。”某些眼疾,可出现此证。

  • 郝公景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民间医生。自采药物于泰山,为人治病多效。

  • 目髎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丝竹空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