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苦荬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。为木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小品方》。为芦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一。即油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此漏与曲尺痔相似,形状如牛之鼻孔。”故名。参见曲尺痔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雪里开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热候》:“风热病者,风热之气,先从皮毛入于肺也。肺为五脏上盖,候身之皮毛,若肤腠虚,则风热之气,先伤皮毛,乃入肺也。其状使人恶风寒战,目欲脱,涕唾出。”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马蹄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方》卷七。伤后局部红肿剧痛;重证可用寒战、高热、牵引肢体疼痛、恶心、呕吐等。用半夏、白矾各等份为末,醋调涂;或用蜗牛,马齿苋、大蒜、胆矾等分别捣烂外搽。重证可用蝎螫方(《寿世保元》:朱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