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小通草

小通草

《中国药典》:小通草

药材名称小通草

拼音Xiǎo Tōnɡ Cǎo

英文名MEDULLA STACHYURI/MEDULLA HELWINGIAE

来源本品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. f. et Thoms.、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 Franch.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 (Thunb.)Dietr. 的干燥茎髓。秋季割取茎,截成段,趁鲜取出髓部,理直,晒干。

性状旌节花:呈圆柱形,长30~50cm,直径0.5~1cm。表面白色或淡黄色,无纹理。体轻,质松软,捏之能变形,有弹性,易折断,断面平坦,无空心,显银白色光泽。水浸后有黏滑感。无臭,无味。

青荚叶:表面有浅纵条纹。质较硬,捏之不易变形。水浸后无黏滑感。

鉴别本品横切面:旌节花 均为薄壁细胞,类圆形、椭圆形或多角形,纹孔稀疏;有黏液细胞散在。中国旌节花有少数草酸钙簇晶,喜马山旌节花无簇晶。

青荚叶 薄壁细胞纹孔较明显,含无色液滴,有少数草酸钙簇晶,无黏液细胞。

炮制除去杂质,切段。

性味甘、淡,寒。

归经归肺、胃经。

功能主治清热,利尿,下乳。用于小便不利,乳汁不下;尿路感染。

用法用量2.5~4.5g。

贮藏置干燥处。

摘录《中国药典》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通草

药材名称小通草

拼音Xiǎo Tōnɡ Cǎo

别名小通花

来源旌节花科旌节花属植物1.通条树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. f. et Thoms. 2.中国旌节花S. chinensis Franch. 3.云南旌节花S. yunnanensis Franch.以茎髓入药。秋季将嫩树枝砍下,剪去过细或过粗的枝,然后用细木棍,将茎髓捅出,拉平,晒干即成。

性味淡,平。

功能主治清热利水,通乳。用于尿路感染,尿闭或尿少,热病口渴,小便黄赤,乳汁不通。

用法用量1~3钱。

备注(1)同属植物中尚有下列四种在四川亦以茎髓同供药用。1.倒卵叶旌节花Stachyurus obovata (Rehd)Cheng ;2.凹叶旌节花Stachyurus retusus Yang ;3.四川旌节花Stachyurus szechuanense Fang ;4.柳叶旌节花(铁泡桐)Stachyurus salicifolius Franch.。

(2)江西省尚有以虎耳草科绣球属植物伞形绣球(伞花八仙、土常山)Hydrangea umbellata Rehd.的茎髓作小通草入药者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小通草

药材名称小通草

拼音Xiǎo Tōnɡ Cǎo

别名小通花,鱼泡通。

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

来源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拉雅旌节花茎髓。夏、秋采收,割职地上茎,趁鲜时取出茎髓,理直,晒干。

除上述品种外,同属植物中国旌节花(陕西、四川)、云南旌节花、倒卵叶旌节花、凹叶旌节花、四川旌节花、柳叶旌节花等的茎髓亦同等入药。

原形态喜马拉雅旌节花,又名:通草树、通条树。

小乔木,枝梢呈蔓状,高2~3.5米。叶互生,膜质,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5~15厘米,宽3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至圆形,边缘有小锯齿。总状花序下垂;苞片2,卵状三角形或近三角形;萼片4,长卵形,先端渐尖,浅绿色或近黄绿色;花瓣4,椭圆状卵形,黄色;雄蕊8,花药黄色,花丝细长;子房卵圆形,花柱伸出花冠外,柱头浅裂或头状,浆果球形,径5~8毫米,黑棕色,上有圆孔形的网纹。花期3~4月。果期4~5月。

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或丛林中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江西等地。主产四川。

性状干燥茎髓呈圆条状,长80~120厘米,直径8~12毫米。外表平坦无纹理,白色,中无空心。质轻松绵软,水浸之有滑腻感。以条匀,色白者为佳。

性味性平,味淡,无毒。

归经入肺、胃二经。

功能主治利尿渗湿。治热病小便赤黄或尿闭,湿热瘙、淋等症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。

注意孕妇及小便多者忌用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小通草

药材名称小通草

拼音Xiǎo Tōnɡ Cǎo

别名小通花,鱼泡通、喜马拉雅旌节花、通草树、通条树。

出处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拉雅旌节花、中国旌节花、倒卵叶旌节花、柳叶旌节花、四川旌节花、云南旌节花的茎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.f. Et Thoms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将嫩枝砍下,剪去过细或过粗的枝,然后用细木棍,将茎髓捅出,再用手拉平,晒干。

原形态1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5m。小枝密被白色小皮孔。叶互生;叶柄长0.5-2cm,紫红色;叶坚纸质至草质,卵形、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6-14cm,宽3.5-5.5cm,先端尾状长渐尖或渐尖,尖头长达2cm,基中圆形或心形,边缘具密而锐尖的细锯齿,齿端为骨质加厚的小尖头;脉带紫红色,侧脉5-7对。穗状花序腋生,长5-12cm,多下垂,基部无叶。花先叶开放,黄色,长约6mm,无柄;小苞片1枚,三解状卵形,长不及2mm,小苞片2枚,阔卵形,长2mm;萼片4枚,阔卵形,长6mm;雄蕊8,约与花瓣等长;子房卵状长圆形,连花柱长约6mm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7-8mm,几无柄或具短柄,花柱宿存。花期3-4月,果期7-9月。

2、落叶灌木,高1.5-5m。叶互生;叶柄长1-2.5;叶纸质,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6-15cm,先端骤尖或尾尖,基部宽楔形或圆,边缘有疏锯齿;侧脉5-6对。穗状花序长3-10cm,具花15-20朵。果径6mm,果柄长约2mm。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

3、常绿灌木,高1-3m。叶革质,倒卵形,稀披针形,长5-11cm,宽1.5-3.5cm,先端尾状长尖,基部楔形,叶缘具不规则细密锐锯齿,近基部全缘。穗状花序长1-3cm,具花5-8朵,花黄绿色、白色或绿色。果径6mm,果柄长约2mm。花期3-4月。果期7-9月。

4、落叶灌木,高达3m。叶纸质至近革质;叶柄长1.5-3cm;叶片圆形,近圆形或阔卵圆形,长5-9cm,宽3-7cm,先端凹入,稀平截,具小突尖,基部微心形,上面无毛,下面密生白色绒毛;叶缘反卷,有疏锯齿。总状花序长2-5cm下垂。浆果,果径约6mm,果柄长2mm。

花期4月,果期7月。

5、常绿灌木,高达3m叶坚纸质;叶柄长4-12mm,红褐色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6-15(-20)cm,宽1-1.5(-2)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近圆形宽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;侧脉5-8对。总状花序长4-10cm,有花15-25朵。浆果径4-6mm,柄长约2mm;具突存花柱。花期4-5月,果期6-10月。

6、落叶小乔木或常成灌木,高达5m。叶互生;叶柄长8-18mm;叶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,长4-8cm,先端钝圆,基部楔形,下面灰绿以,被白粉,叶缘反卷,密生锐锯齿;侧脉5-7对。穗状花序长约2cm。浆果径约6mm,果柄长约2mm。

7、常绿灌木,高1-4m。叶互生;叶柄长1-2cm;叶革质至近革质,卵状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,长6-15cm,宽2-4cm,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齿尖骨质;叶脉5-7对,两面凸起,下面紫色。鳎状花序长(1-)3-6cm,基部有叶,有花12-22朵,花叶同放。浆果球形,几无柄,直径6-7mm,花柱宿存。花期3-4月,果期7-8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29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阴湿外。

生于海拔500-2500m的山谷、溪边、杂木林下及灌丛中。

生于海拔500-17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。

生于海拔1800-3100m的灌丛中。

生于海拔1500-2000m的山坡林缘。

生于海拔1000-1800m的林中或林缘及灌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江西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印度、缅甸也有分布。

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。

产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产于西南及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茎髓呈细圆柱形,长短不一,直径0.4-1cm.银白色或微黄色,表面平坦无纹昊.体轻,质松软,可弯曲,以指捏之能使其变形.断面银白色,有光泽,无空心。水浸后,外表及断面均有粘滑感,无气味。

显微鉴别 茎髓横切面:全为薄壁细胞,细朐呈椭圆形或类圆形,纹孔稀疏。粘液细胞散在。中国旌节花茎髓有少数草梭钙簇晶,喜马山旌节花茎髓无簇晶。

性味味甘;淡;性凉;归肺;胃;膀胱经

归经肺;胃经

功能主治清热;利水;通乳。主热病烦渴,小便黄赤,尿少或尿闭,急性膀胱炎;肾炎;水肿;小便不利;乳汁不通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

注意气虚无湿热及孕妇患者慎服。

复方1、治小便黄赤 小通草6g,木通4.5g,车前子9g(布包)。煎服。

2、治热病烦躁,小便不利 小通草6g,栀子、生地、淡竹叶知母黄芩各9g。煎服。

3、治急性尿道炎 小通草6g,地肤子车前子(布包)各15g。煎服,(1-3方出自《安徽中药志》)4、治小便不利 小通草15g。车前仁15g,水菖蒲15g,火洒草3g,生石膏3g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5、治淋病,小便不利滑石30g,甘草6g,小通草9g。小煎服。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6、治产后乳汁不通 小通草6g,王不留行9g,黄蜀葵根12g。煎水当茶饮。如因血虚乳汁多,加猪蹄1对,炖烂去药渣,吃肉喝汤,(《安徽中草药》)7、治乳少黄芪30g,当归15g小通草9g。水煎。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8、治闭经 小通花、川牛膝各9-15g,水煎服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9、治心烦失眼 (通条树)髓3-4.5g拌朱砂。水煎服。(《广西本草选编》)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变叶美登木

   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-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、刺仔木、咬眼刺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。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

  • 漆大姑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漆大姑根药材名称漆大姑根拼音Qī Dà Gū Gēn出处《广州常用草药集》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根。功能主治《广州常用草药集》:"治疴呕痧症,炒熟煎茶可治红白

  • 糖茶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糖茶藨药材名称糖茶藨拼音Tánɡ Chá Pāo来源虎耳草科糖茶藨Ribes emodens Rehd.,以茎、枝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山西、四川、云南。性味杆、

  • 青羊参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青羊参药材名称青羊参拼音Qīnɡ Yánɡ Shēn别名青阳参、闹狗药、牛尾参、小绿牛角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

  • 亮叶冬青根

    药材名称亮叶冬青根拼音Liànɡ Yè Dōnɡ Qī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冬青科植物亮叶冬青Ilex viridis Champ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lex viridis Champ

  • 竹荪

    药材名称竹荪拼音Zhú Sūn别名竹蓐、竹肉、竹菰、竹蕈出处1。本品以竹蓐之名始载于《食疗本草》,云:“慈竹林夏月逢雨,滴汁着地生蓐,似鹿角,白色,可食。”2.《酉阳杂俎》云:“江淮有竹肉,大如弹丸,

  • 铁牛皮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铁牛皮药材名称铁牛皮别名金腰带、黑枝瑞香、毛瑞香来源瑞香科铁牛皮Daphne odora Thunb. var. atrocaulis Rehd.,以根、花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浙江

  • 野茉莉

    药材名称野茉莉别名木香柴、野白果树、山白果来源安息香科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 Sieb. et Zucc.,以花、虫瘿内白粉、叶、果入药。生境分部自秦岭和黄河以南、东起山东、西至云南、

  • 山乌珠

    药材名称山乌珠别名构铃子、紫藤子、赤兰来源桃金娘科山乌珠Syzygium grijsii Merr. et Perry,以根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福建、广西。性味辛,微温。功能主治祛风散寒,活血破瘀。主治

  • 磨盘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磨盘根药材名称磨盘根拼音Mó Pán Gēn出处《广西中药志》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根。4月采挖,晒干。生境分部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性状干燥根呈圆锥形,粗大,长达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