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珍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仪洛条。
①六腑之一。主受纳与腐熟饮食,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,输布于五脏六腑,营养全身。《灵枢·五味》:“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,水谷皆入于胃,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。”《灵枢·玉版》:“人之所受气者谷也,谷之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桃茎白皮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亦称妊娠积聚。指妇人素有癥瘕旧疾,现又怀胎,称为胎兼癥瘕。治宜软坚化癥,调和气血。宜用桂枝茯苓丸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冬虫夏草之简称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瘈脉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医生。字元素。钱塘(今杭州)人。南京太医院医士,公元1656年寓居嘉兴。著名文学家朱彝尊间访之。李氏撰注《本草经》,多有新义。如认为吉贝子不宜久服,娓娓数百言。朱妻病热20余日,诊为
臂的外侧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臂骨空在臂阳,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。”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臭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